嘉基愛加1《嘉義基督教醫院》

公益點滴

再耕園- 引導與陪伴

張貼日期:2023/12/6 點閱:295

本文編輯自再耕園臉書

阿明的父親早逝,生活照顧都由叔叔一肩扛起,原本阿明應該有身障生活津貼能多少做補貼,但卻由長期居住於北部的母親所領用。阿明不知大人發生的事,對媽媽的印象仍停留在求學時期,去大潤發買玩具的印象。

一直以來,阿明與奶奶共用一個房間,每當路上的垃圾車與資源回收車經過,他都能安靜地看好久。在日照中心看到時,會興奮的說是我們村裡的回收車並細數如何做分類回收,然後告訴社工下次社區適應(註)時他想去看鹿草的焚化爐。

9月下旬,阿明經過搭車訓練,已能開始獨自搭客運往返日照據點,也開始將每天剩餘的早餐錢存起來。課程活動時,阿明總是對自己的作品細細觀看,隱約中似乎可以看到阿明內心世界想傳達的故事!

日照中心裡每位學員都是特別的,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有著不同的障別與障礙程度。引導與陪伴是我們能做的,透過不斷地給予他們表達的空間與機會,激發其意願,鼓勵他們嘗試,學習在社區中生活,減緩家庭照顧者的照顧壓力。

#水上身障成人日照
#賦能
#陪你成長 

 

註-
社區適應:
是身心障礙者與外界必要的接觸,約有一成的心智障礙者家庭從來沒有帶孩子出門。追問原因,很多是擔心他人眼光,或是怕給別人添麻煩等等。身障機構之所以安排「社區適應」活動,主要是因為人是群居的,每一個人都是在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間、人與人的相處中學習和成長,即使是身心障礙者,也一樣有權利生活在社區中,並且被平等的對待。

美國智能障礙協會將社區生活所需具備的所有適應行為技能分為十大領域,其中一大領域就是「使用社區」,係指使用社區環境與資源的能力。例如購物、行走、搭公車、使用公共設施如郵局、圖書館、公園等等。透過社區適應活動,就可以教導學員運用社區資源、公共設施,也能進行人際互動、學習購物與金錢概念、用餐禮儀。

(註記參考資料來源:獨立評論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