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愛加1《嘉義基督教醫院》

公益點滴

再耕園- 小作所的琉璃珠

張貼日期:2023/3/8 點閱:613

社福領域既深且廣,有很多專有名詞,小編也跟大家一樣,常常充滿疑惑,有很多聽起來、看起來很像的東西,但卻又不同,例如:小作所&庇護工場有什麼不同?

普遍身心障礙者在離開教育體系之後,其家長的心願莫過於孩子自立、進入職場就業。為何家長們沒有勇氣鼓舞孩子進入職場的最大因素:覺得自身未做好準備。而小作所、庇護工場便是培養進入職場的入門途徑之一。

以庇護工廠而言,是針對年滿15歲以上具備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具有就業意願,而就業能力不足,經評量結果為「適合庇護性就業」者,能選擇進入庇護工場。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庇護工場工作是一種正式的雇用關係,受雇員工的薪資可以依其產能核薪,雖然不受基本工資限制,但仍受勞基法保障,享有勞健保,以及一般勞工福利。再耕園依照服務對象的能力與特質不同,有「咖啡庇護工場」、「保康清潔隊」兩個庇護工場。

「再耕園社區式日間作業設施」小作所製作的琉璃珠吊飾

而小作所的資格,是年滿18歲(特殊需求者年齡可向下延伸至15歲),且領有身心障礙證明之身心障礙者。小作所一天的作息中,會有四個小時從事作業活動,每間小作所從事的作業內容不盡相同,以「再耕園社區式日間作業設施」而言,包含像是製作琉璃珠(與吊飾)、多肉盆栽種植等,完工後會帶著學員不定時/定點的販售,而部分的作業收入將成為學員們的獎勵金,給予他們大大的鼓勵!

另外,小作所也著重身心障礙者的自主培養,例如在每週的社區活動,他們會去小作所附近的景點,該去哪個景點、該怎麼去、中午吃什麼,通通都由障礙青年自行作功課、討論,並非老師說了算。藉由小作所的服務,能夠培養障礙青年正確的工作態度、維持並進一步發展能力,以及維持人際交流。最終,如能讓他們的能力提升至足以進入職場,則是所有工作人員最欣慰的結果。

 

無論小作所、庇護工場,皆有其所生產、製作的商品,每個商品都是教保老師、工作人員花費大量心力培養、教導才能完成。直接購買商品,使得機構持續生產、製作產品,讓孩子有源源不絕的訓練機會。另一方面,購買的收益,將直接成為他們的獎勵金、薪水,以及機構的營運費用,如此就能讓機構永續經營,服務身心障礙者。

本文部分訊息節錄、參考自關鍵評論THE NEWS LENS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