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基愛加1《嘉義基督教醫院》

公益點滴

愛的使者-戴德森爺爺(影片)

張貼日期:2020/12/7 點閱:2018

本片攝於1960年代的嘉義地區,為嘉基創院院長戴德森醫師在台灣醫療宣教介紹,影片中可見過往珍貴的歷史影像,非常值得一看。

1958年,戴德森醫師一家步出嘉義火車站,開啟了醫療宣教之路。

戴德森(Marcy Leroy Ditmanson)醫師,美國人,父母都是美國信義會自由堂的宣教士。他1919年在中國河南出生,並且在唸完高中後才回到美國,進入奧斯堡大學就讀。大學畢業後,戴德森進入燕京大學修得史學碩士。當時中日戰爭爆發,他被日軍俘擄,關進了山東的集中營,在那處處災民、傷患呻吟的兩年八個月集中營中,他體會到學醫是將來傳道最好的選擇!

1948年,戰爭結束,戴德森獲釋後,立即回美國進入明尼蘇達大學醫學院,畢業後又接受外科醫師的訓練,1957年他重渡太平洋,落腳台灣,展開醫療傳道的工作。他先到花蓮門諾,看診餘暇便騎摩托車到台灣各地義診、進行醫療考察。

1958年,戴德森醫師決定落腳嘉義,一開始在王田里的自宅診治病人,單單一個禮拜他就看了超過200位被社會放棄的痲瘋病患,一年後他再租用民宅充當臨時診所,期間的足跡遍及嘉義縣山區及濱海,除了定期開辦巡迴義診,也參與了八七水災的救濟工作。

由於戴德森醫師醫術好、待人親切,流利的中文與民眾的言語溝通也無障礙,好名聲立刻傳揚開來,各地前來求診者也越來越多。

戴德森醫師於1958年7月26日所提出在台灣西岸開啟醫療計畫的報告書

戴德森醫師巡迴醫療足跡

1961年於現今台斗坑興建診所,命名為「嘉義信義會診所」(左上)

1962年,他到處找地、親自畫設計圖,也同步自行向外國友人募款,終於購得嘉義市忠孝路的現址土地,成立擁有30 張病床的嘉義基督教醫院;戴醫師也非常關心山裡的醫療工作,當時的山區部落不僅尚未闢建道路,甚至無電力供應,但戴醫師依舊會背著醫藥包,翻山越嶺的走遍每個村莊,上山時,平均每天都要走上三到六個小時,他卻從不喊苦,甚至遇到重症的患者,他們還輪流接力揹著病患下山接受進一步治療。他從不計較吃什麼、住哪裡,也不在乎病人是否付得起醫藥費,走到鞋子都磨破翻底了,也捨不得換一雙,當時有一位原住民女孩看到戴醫師這麼關懷自己的同胞,決定追隨他,下山學習護理,後來這位原住民女孩,也成為嘉基的護理部主任。

作為院長的戴醫師不支領醫院的薪水,只領取教會微薄的傳教士薪水,卻還常捐錢幫助無法付醫療費的病人,以現在的角度來看,戴醫師的醫療網是「穩賠不賺」的。

除了自己定期會到山裡義診,戴醫師也會邀請他國內外的醫師朋友一起到山裡提供免費醫療服務;若原住民朋友到當時的嘉基就診,讓戴醫師知道了,不僅會免收所有醫療費用,甚至還會送各種東西給患者。

1967年,小兒麻痺在台灣地區橫行,嘉基成立小兒麻痺中心;戴醫師看到許多小兒麻痺患者,因為脊椎側彎擠壓肺和心臟,但他自己本身專攻外科與婦產科,所學有限,遂決定回到美國,學習骨科和脊椎側彎手術.....那一年,他已五十歲。

 

戴德森醫師與當時在小兒麻痺中心接受治療的孩子們。

 

 

有一位接受脊椎矯正手術的男孩,在手術完成後,開心地跟戴德森醫師說:「醫生,開刀後我長高3吋了!」

戴醫師為患者開刀的情形

戴醫師學成即將回台前,戴師母得知孟加拉正處於戰亂,急需外科醫療,便說服戴醫師來到孟加拉,為戰亂中受傷的人們進行手術。

1974年,戴德森醫師回到台灣,另在屏東設置脊椎側彎中心,在嘉義和屏東兩地奔波,為數百位小兒麻痺脊椎側彎病患進行矯正手術,幫助他們重新站立,且手術費用全額由美國差會支付,病人不必付費。戴醫師的愛就像南台灣的陽光,溫暖而燦爛,照亮許多茫然無措的人們。

一位已退休的老員工回憶,戴德森醫師不是個會輕易發怒的人,從前戴醫師住家的後院有一片屬於醫院的空地,平時沒什麼整理;有一位員工建議他乾脆種一些檳榔樹,既可遮涼又可賺錢,替醫院生財。

戴醫師聽了雖然能理解那位員工的好意,但仍不免生氣,因為他覺得吃檳榔對身體不好,國人都應該戒掉這個習慣,醫院不可以為了經濟利益而損害人民.....那是那位老員工唯一一次看見戴醫師生氣,不是為了自己的好處,完完全全是為了愛別人的緣故而發的義怒。

戴德森醫師在嘉義行醫近三十年,一生無私奉獻、和善待人,他是嘉基永遠的大家長,這份「愛」也將隨著嘉基的成長,永遠延續下去…….

1981年戴醫師退休回美,與員工及病友告別。

戴德森醫師退休要回美國時,醫院董事會提供一百萬的養老金,他分文不取,回捐給醫院成立「戴德森基金會」,希望能夠延續他的這份愛,培育更多優秀的醫護人員,照顧貧病的患者。

戴醫師把一生都奉獻給台灣,沒有存一點錢給孩子當教育費,兩袖清風地回到美國後,為了供給孩子讀醫學院的費用,還必須與朋友合開診所繼續工作。

1986年,稱不上富裕的戴醫師又捐贈5000美金,供貧困或重病的原住民當作醫療基金。

民國85年戴德森醫師獲頒中華民國第六屆醫療奉獻獎

1996年,第六屆「醫療奉獻獎」公布,由奉獻台灣雲嘉南多年的戴德森醫師獲獎,當時的他剛罹患心肌梗塞,正在與生死搏鬥之時;消息傳來,大家都為戴德森醫師禱告,希望他能夠康復,能夠從美國回到台灣領獎。

「醫療奉獻獎」頒獎的那一天,大家原本以為戴德森醫師不會來了,沒想到他在美國醫師陪同下,坐著輪椅回到台灣領獎,嘉基的員工和曾受治的病患哭紅了雙眼,當老院長虛弱地坐在輪椅上拿著獎座揮手,連站起來都很困難,他們都知道,這應該是戴德森醫師最後一次回台灣了,他們用力地鼓掌,拍紅了手掌,要謝謝老院長一生對嘉義、對台灣的無私奉獻。

戴德森醫師晚年罹患失智症及帕金森氏症,生活起居都受到影響。但是儘管他忘記了一切,他還是忘不了曾在台灣的那段行醫歲月。

 

1964年,嘉基員工送給戴德森醫師「仁心仁術」匾額當聖誕禮物

他退休回美國時,不忘將嘉基送的「仁心仁術」匾額珍而重之地帶回去,並掛在他美國的家門前。戴醫師罹患失智症後,每當他出門忘了家在哪裡,中文匾額就是他迷路回家的指引;每當提到他的「第二故鄉:台灣」,他就會說「Sweet Sweet Home(這是我甜蜜的家)」。

這位「最愛台灣的美國人」,2000年病逝家中,享年81歲。

戴德森醫師真誠地「從別人的需要,看見自己的責任」,我們將永遠記得他說的:「一個人心中有愛,才能看見別人的需要!」